地方高校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行性研究——以常州“非遗”传承研究基地为例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段笔耕[1] 金心亦 

机构地区:[1]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出  处:《美与时代(创意)(上)》2017年第8期44-46,共3页Designs

基  金:2016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产教融合视阈下地方高校在‘非遗’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及实践研究"(2016SJD760113)研究成果

摘  要:非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不以物质载体形式呈现的文化成果,这些无形的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记忆和多元价值体现的特殊载体,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活化石",代表"民族文化基因"。地方高校作为促进地域文化传播与发展的重要阵地,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地方"非遗"文化资源也有助于构建学校特色文化品牌,增强学校的社会认同度。常州"非遗"传承研究基地的建成,将成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平台、创作平台、教育与传播的平台、校企合作平台、人才培训的平台,多维度、多角度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的互融发展,是"非遗"项目全面、健康、可行发展的有效形式,也为当地高校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是一个双赢互惠的决策。

关 键 词:地方高校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与传承 常州 

分 类 号:G122[文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