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谢红星[1]
机构地区:[1]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
出 处:《人文杂志》2017年第9期108-116,共9页The Journal of Humaniti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法治视角下传统中国隐性腐败治理研究"(15BFX017)
摘 要:"黄宗羲定律"揭示了传统中国正税外杂派屡禁屡生的周期性历史现象。在传统中国,杂派广泛存在,但基本上来自于地方官府,非朝廷中央的杂派;杂派虽出自地方,根源却在中央,肇因于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的挤压造成的地方经费不足,之后又混杂了官吏贪腐的因素;建立在脆弱的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大国财政"使中央财政面临巨大压力,存在挤压地方财政的强烈动机,大一统帝国体制下强干弱枝的政治需要也使得中央对地方的财政挤压势成必然。中央对地方持续的财政挤压产生了一个杂派从失控到相对控制、又从相对控制到失控的历史周期,而历代王朝也因此相继走上"财政拮据-杂派失控-民变-衰亡"的老路。从"黄宗羲定律"反映的财政历史周期来看,传统王朝治理之道内敛而保守,强调安全而忽视进取,重视财政作为政权安全及稳定的物质基础的作用,轻视财政改善公共服务及促成经济增长的功能,缺乏提升税收能力和财政管理效率的长期动力,其"现代性"只具有相对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