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华[1]
机构地区:[1]福建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1
出 处:《理论月刊》2017年第9期89-95,共7页Theory Monthly
摘 要:尽管非财产损害的概念系从精神损害发源而来,二者间的混用亦十分常见;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界逐渐认识到财产损害以外的其他损害类型并非全然表现为精神损害。非财产层面的损害除精神痛苦外,亦包含死亡、残疾等人身损害以及外部名誉损失等。学者区分意识的觉醒并非凭空杜撰,而是从侵权法律实践之发展归纳而来。各国法上无法为精神损害所容纳之其他非财产损害的出现,促进了非财产损害与精神损害概念间的分离,而其种类的不断丰富则推动非财产损害成为与财产损害并列之损害类型。
关 键 词:侵权法 非财产损害 精神损害 其他类型的非财产损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