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解放军第一八四医院急诊科,江西鹰潭335000
出 处:《临床军医杂志》2017年第9期983-985,共3页Clinical Journal of Medical Officers
摘 要: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创伤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解放军184医院自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创伤性DIC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6)和低分子肝素组(n=36)。观察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低分子肝素组采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28 d病死率及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83.3%(30/36),低分子肝素组为61.1%(22/36),观察组显著高于低分子肝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1,P<0.05)。观察组28 d病死率为5.6%(2/36),低分子肝素组为27.8%(10/36),观察组显著低于低分子肝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00,P<0.05)。两组治疗后,PLT和FIB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和PT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LT、FIB、TT和PT均显著优于低分子肝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发生率为5.6%(2/36),低分子肝素组为22.2%(8/36),观察组显著低于低分子肝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1,P<0.05)。两组患者均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创伤性DIC抗凝作用强,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少,安全有效。
关 键 词:低分子肝素 血必净注射液 创伤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