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佛山市中医院,广东佛山528000
出 处:《中国伤残医学》2017年第18期16-18,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 and Disability Medicine
摘 要:目的:观察老年人股骨干中段闭合骨折术后血液凝血指标的动态变化,以及运用通脉汤干预股骨干闭合骨折后高凝血状态、预防DVT的效果.方法:对2014年3月-2014年10月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老龄外伤后股骨干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研究前测D-D、PLC、PT,并进行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入院第2天行"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术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予通脉汤、利伐沙班进行干预.观察术后第1、3、7、10天测定患者的凝血相关项目(包括D-D、PLC、PT),并观察患者双下肢外形情况、患者的面色、舌质、脉象、患肢周径情况,并及时观察患者下肢有无肿胀、疼痛、青紫等.并在观察时间点检查双下肢血管彩超,观察患者下肢血栓的发生情况,并对2组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围手术期内,每位患者的D-D、PLC值均较的正常值高,PT值较正常值缩短,下肢血管彩超检查未见有血栓,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患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情况.手术前,2组患者的凝血指标数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天开始,D-D、PLC较术前增高,PT较术前缩短,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凝血指标逐渐变化,并于术后第3天达到峰值.术后第3天-术后第10天,2组患者的D-D、PLC逐渐降低,PT逐渐延长.术前至术后,在各观察时间点血管彩超检查均未见有较大血栓.2组患者的患肢肿胀、疼痛均较干预前减轻,患者的面色、舌质、脉象均较干预前改善.观察组中医症状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的凝血指标值的变化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患者在股骨干骨折后及手术后,血液易进入高凝状态,需要及时干预;具有活血益气化瘀作用的中药通脉汤与西药利伐沙班,均能改变患者创伤后的的高凝倾向,预防DVT的发生,对创伤后及手术后血液高凝状态的干预均有积极、确切的效果,而且2种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1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