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冒天启[1]
出 处:《山东社会科学》2017年第10期120-126,共7页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摘 要:为纪念《资本论》(德文版)第一卷出版150周年,我又再次学习了《资本论》(德文版)以及《资本论》(法文版),并对以往的读书笔记做了整理,以成此文。我们通常都把价值理解为资本对劳动的剥削,但通过对《资本论》的重新学习,有了另一种理解:资本对劳动的剥削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资本与劳动的有效和谐结合,构成一种费用,价值是费用与效用的关系,劳动价值的源泉与实现,都包含在费用与效用的比较中。另外,我们通常都把"占有"看作是所有制的核心,但通过对《资本论》的重新学习,还会有另一种理解:所有制的性质存在于生产、流通、交换等环节中,而不能单单从占有关系上去判断所有制的性质,只有具有法律依据的"占有",才是所有制意义上的"占有"即"所有"。《资本论》一、二、三卷,从整体上验证了恩格斯的价值理论,马克思的价值理论以市场均衡为分析框架,抽象了价格竞争,是一种思维分析工具;劳动价值的源泉与价值的实现,都包含在恩格斯的费用与效用的比较中;《资本论》从生产、流通、分配多环节论述了私有制,不能简单的从生产资料归谁占有去判断所有制的性质。
分 类 号:F00[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