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以来少数民族电影的视角范式及其多重模式景观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田亦洲[1]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出  处:《电影评介》2017年第13期42-45,共4页Movie Review

摘  要:置身于当今全球化语境中,对于"民族性"问题的讨论被提升至一个新的高度。根据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界定,民族性(nationality)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化的人造物",而民族(nation)则是一种"想象的共同体"。[1]也就是说,一个特定民族及其民族性的建构与形成,是基于个体或族群通过想象的方式对自身进行认同而实现的。在进入读图时代后,影像以其强大的传播力与感染力,主宰了全球大众文化,

关 键 词:民族认同 全球化语境 传播力 安德 文化主体性 第五代导演 天上草原 碧罗雪山 人造物 本尼迪克特 

分 类 号:J905[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