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曲比阿果[1]
机构地区:[1]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
出 处:《宗教学研究》2017年第3期187-192,共6页Religious Studies
基 金:西南民族大学2013年中央高校优秀科研团队重大孵化项目"城镇化背景下的宗教信仰与彝区城乡关系研究>"(13SZD06)阶段性成果;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彝学研究中心2015年重点项目"彝族进城创业;务工人员宗教信仰现状调查研究"(YXJDZ1502)阶段性成果;2015年国家博士后第57批面上基金项目"信仰的乡愁--彝族进城务工及创业人群的宗教信仰现状调查"(2015M572485)阶段性成果
摘 要:本文结合大量的田野访谈资料和相关的毕摩经籍分析凉山彝族毕摩卡巴从传统到现代发展过程及特点。传统毕摩卡巴是献给神灵的物品、卡巴种类多样化,传统毕摩卡巴呈现神圣性的特征。如今凉山彝族神职人员毕摩的卡巴呈现出神圣与世俗二元性共存的特点。毕摩卡巴的收受方式反映了凉山彝族宗教信仰神圣性与世俗性并存的现状。从毕摩卡巴的现状中可以解读出彝族文化变与不变的"规律",而这些"规律"为我们理解和研究凉山彝族社会的宗教文化将有一定的启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