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物陶瓷的非细胞型组织工程骨微创植入治疗ARCO Ⅰ、Ⅱ期股骨头坏死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晓东 穆晓红[2] 

机构地区:[1]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河南郑州450016 [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100700

出  处:《中医正骨》2017年第9期48-51,共4页Th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Orthopedics and Traumatology

摘  要:目的:探讨基于生物陶瓷的非细胞型组织工程骨微创植入治疗ARCO Ⅰ、Ⅱ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2年11月至2015年1月收治32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男26例,女6例;年龄31~53岁,中位数39岁;共涉及42髋,左侧19髋、右侧23髋;按照ARCO分期标准,Ⅰ期7髋、ⅡA期12髋、ⅡB期12髋、ⅡC期11髋;病程10~24个月,中位数16个月。X线透视下经皮微创髓芯减压,充分清除坏死骨,以自体红骨髓和β-磷酸三钙制备的非细胞型组织工程骨填充,并植入β-磷酸三钙多孔生物陶瓷棒进行支撑。术前及随访期间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患者的髋关节疼痛程度和关节功能,拍摄X线片观察病变进展情况,同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2例患者均可耐受手术,手术时间35~70 min,中位数49 min;术中出血量50~100 mL,中位数70 mL。术后12个月时,1例(单髋病变)ARCO Ⅰ期、1例(单髋病变)ARCOⅡA期患者失访;术后24个月时,1例(单髋病变)ARCO Ⅰ期、1例(单髋病变)ARCOⅡC期患者失访。随访24个月以上的28例(38髋)患者中,1例ARCOⅡB期患者术后16个月时进展至ARCOⅡC期,以后未进展;2例有激素使用史的ARCOⅡC期患者术后24个月时股骨头逐渐塌陷,进展至ARCOⅢ期,术后30个月时行全髋关节置换术。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排异反应。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术后24个月的髋关节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3±1.02)分,(4.26±0.95)分,(2.04±0.52)分,(2.02±0.46)分,F=146.236,P=0.000]。术前与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6);术后12个月、24个月时的VAS评分均小于术前的评分(P=0.000;P=0.000)和术后6个月时的评分(P=0.000;P=0.000);术后12个月和术后24个月时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术后24个月的Harris髋关节评�

关 键 词:股骨头坏死 减压术 外科 骨移植 组织工程骨 Β-磷酸三钙 红骨髓 

分 类 号:R687.3[医药卫生—骨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