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朱茂青[1]
机构地区:[1]四川民族学院,四川康定626000
出 处:《电影文学》2017年第20期9-12,共4页Movie Literature
基 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当代康巴作家文学研究"(项目编号:16SAO138)
摘 要:象征是电影常用的"话语"方式,国内少数民族电影从产生初期就自觉地热衷于象征手法的使用,并在之后不断进行探索。但是,国内外相关研究并没关注到少数民族电影象征手法使用的流变过程,对于当前电影广泛使用的象征也没做优劣的辨析。在此,梳理中国少数民族电影象征手法的运用历程,并以藏族导演万玛才旦拍摄的《静静的嘛呢石》为例,说明少数民族电影在象征手法的使用中,弱假定象征可成为少数民族电影的优势话语策略之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7.20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