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白彬[1]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考古学系
出 处:《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128-128,共1页Journal of Yangtze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摘 要:近年来,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发展,楚国城址、矿冶、作坊遗址与大量具有楚文化因素的墓葬、器物及文字材料的发现和深入研究,不仅可证史之误、补史之阙,也为楚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促进了楚文化研究的转型与发展.在将传世文献与考古出土材料相结合的基础上,借助于科技手段,目前学术界在至少以下几方面形成了讨论的热点,或取得了斐然的成绩:第一,楚系青铜器的年代与分期、器用制度及其与中原地区同时期或相近时期材料的对比研究;第二,楚国墓葬制度及具有楚文化因素墓葬的相关研究;第三,早期楚文化与楚文化的起源及文化与社会形态分析;第四,巴文化、蜀文化、中原文化与楚文化间的相互影响,楚文化的扩张及其对秦文化、汉文化的影响;第五,楚国都城地理位置的变迁;第六,楚简、帛书、金文材料的释读及相关问题研究;第七,对楚国科技、学术成就、思想信仰等问题的研究;此外,楚国丝织品、漆木器、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及名物疏证也是长盛不衰的研究课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