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过度开采引起六价铬污染危害及治理措施探析  被引量:9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马晓蕾 

机构地区:[1]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环境调查院,河南郑州450000

出  处:《地下水》2017年第5期85-87,共3页Ground water

摘  要:当前,我国地下水过度开采现象较为严重,地下水位下降、漏斗区与非饱和带现象日益严重,引发了地下水六价铬污染问题。六价铬因其致毒性严重,成为地下水安全的重要威胁因素。主要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净化功能降低、水位流动异常、地下水位补给源变化会与六价铬高度的迁移性相结合,使六价铬随着地下水的流动不断扩散,随地下水位下降而沉积。六价铬污染现象不仅发生在铬工业污染染区,非铬工业污染区也会因地下水位的下降、漏斗区域的出现、饱和带的变化等出现累积与扩散,因此地下水过度开采对于六价铬污染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要治理地下水六价铬污染问题,应将地下水位修复与污染修复相结合进行,同时治理,对治理效果进行实时监测,确保水力梯度科学合理,使地下水位流动科学,地下水的自动净化能力与六价铬的污染处理效果相结合,取得更好治理效果。

关 键 词:地下水过度开采 六价铬污染 漏斗区 迁移 

分 类 号:X523[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