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转移支付理论研究进展及国内外实践模式  被引量: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祁毓[1] 陈怡心 李万新[2] 

机构地区:[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 [2]香港城市大学公共政策系

出  处:《国外社会科学》2017年第5期45-54,共10页Social Sciences Abroad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构建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公共财政体制研究"(15ZDB158);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环境健康经济学理论与政策研究"(15FJY014);2016年度香江学者计划项目"环境信息公开在中国:分析个人;组织;区域在供给和需求上的差异"(XJ201600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生态转移支付是建立在生态环境价值基础上,基于生态环境保护成本和受益对等原则而形成的一种政府间财政性补偿机制,着重解决生态环境领域长期存在的正外部性激励不足和负外部性约束无力问题。本文首先梳理了生态转移支付机制的理论基础,重点阐述了该机制的理论框架和运行机制,基于文献从理论上评估了生态转移支付的实施效果和空间效应,作为国家生态治理基础和重要支柱体现的生态转移支付机制,在补偿生态保护成本、解决外部性、平衡各级政府关系、有效激励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最后,文章总结了国外和中国生态功能区生态转移支付模式,并提出研究展望和启示。

关 键 词:生态转移支付 外部性 激励相容 生态治理 空间效应 

分 类 号:F81[经济管理—财政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