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宾[1] 刘刚[2] 郑明奇[2] 张二箭[1] 田福利[1]
机构地区:[1]解放军第251医院心内科,张家口075000 [2]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石家庄050031
出 处:《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7年第9期1141-1142,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Evidence-Based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基 金: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16277707D)
摘 要:在当今世界上,心血管疾病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1],而心源性猝死(SCD)最直接的原因是室速(VT)和室颤(VF)[2],房颤(AF)虽不直接致死,但由于人们的知晓率及治疗率低,导致血栓栓塞事件持续增高,间接增加死亡率,浪费医疗资源,且房颤发病率逐年增高[3-8].本文主要从分子机制角度进行综述.
关 键 词:心律失常机制 氧化应激 心血管疾病 心源性猝死 死亡原因 栓塞事件 医疗资源 分子机制
分 类 号:R541.7[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