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科,哈尔滨市150000
出 处:《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7年第9期1143-1144,1146,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Evidence-Based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摘 要:目前临床指南推荐[1]所有行PCI手术患者都应口服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即阿司匹林和P2Y12受体拮抗剂)治疗,以预防血栓形成.但由于基因多态性、药物的相互作用、疾病的相互作用等因素影响[2],患者对抗血小板药物反应不同.大量研究证实,治疗后高残余血小板反应活性(HPR)[3]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相关.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检测血小板功能来反映高残余血小板反应活性[4],评价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效果.但临床上对是否依据血小板功能检测结果指导PCI后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仍存在一定的争议[5].本文将对常见的血小板功能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以指导临床抗血小板药物的调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