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冠状动脉治疗中血小板功能检测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陶宇佳 韩薇[1] 

机构地区:[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科,哈尔滨市150000

出  处:《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7年第9期1143-1144,1146,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Evidence-Based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摘  要:目前临床指南推荐[1]所有行PCI手术患者都应口服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即阿司匹林和P2Y12受体拮抗剂)治疗,以预防血栓形成.但由于基因多态性、药物的相互作用、疾病的相互作用等因素影响[2],患者对抗血小板药物反应不同.大量研究证实,治疗后高残余血小板反应活性(HPR)[3]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相关.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检测血小板功能来反映高残余血小板反应活性[4],评价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效果.但临床上对是否依据血小板功能检测结果指导PCI后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仍存在一定的争议[5].本文将对常见的血小板功能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以指导临床抗血小板药物的调整.

关 键 词:血小板功能检测 抗血小板治疗 临床应用 冠状动脉 抗血小板药物 药物的相互作用 不良心血管事件 价值 

分 类 号:R816.2[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