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姜红[1]
出 处:《社会科学家》2017年第8期109-114,共6页Social Scientist
基 金:2016年度国家民委民族问题项目(2016-GMI-002)"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自然保护区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5XMZ021)"生态文明建设中民族环境习惯法的功能研究";甘肃省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法制研究中心科研资助项目(CELCYT2016004)"比较法视野下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制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在环境民事侵权审判领域是否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已成为一个热点话题。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威慑功能与惩罚功能与环境法的本质特征高度契合,能很好地填充补偿性赔偿制度的功能缺失。大规模环境侵权案件的频发、当前环境侵权救济制度的困境以及我国已有的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立法及司法实践是环境民事侵权领域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现实基础。因此,在环境民事侵权领域适用惩罚性赔偿具有可能性。适用惩罚性赔偿的关键在于赔偿数额的确定,在"过罚相适应"原则的指引下,应适当考虑侵权人的主观过错程度、补偿性赔偿数额、侵权人的获利情况以及侵权人的经济状况等因素。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