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监测骨科围术期患者血浆F1+2、D-二聚体、AT-3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丘利玲[1] 池科德 吴俊哲[2] 顾向明[1] 

机构地区:[1]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检验科,广东中山528400 [2]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骨一科,广东中山528400

出  处:《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年第19期2739-2741,共3页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boratory Medicine

基  金:广东省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2014A1FC057)

摘  要:目的通过对骨科围术期患者凝血酶原片段1+2(F1+2)、D-二聚体及血浆抗凝血活酶Ⅲ(AT-3)的动态监测,探讨深静脉血栓前动态监测的可行方法。方法选择182例骨科股骨骨折行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血栓发生组13例,无血栓发生组169例。对所有患者术前晨、术后1d晨、术后3d晨和术后5d晨、术后7d晨5个时点空腹血浆中的F1+2、D-二聚体、血浆AT-3活性参数进行监测,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血栓发生组的血浆F1+2水平和D-二聚体水平较无血栓发生组高,AT-3活性较无血栓发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1+2及D-二聚体水平均从术后3d开始明显上升,血浆F1+2水平上升持续时间较短,手术7d后血浆F1+2水平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二聚体水平在术后7d与术前相比,其上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3水平在术前及术后水平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发生DVT患者中,血浆F1+2及D-二聚体水平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呈正相关关系,AT-3变化呈负相关关系,三者联合可作为预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指标。

关 键 词:骨科围术期 动态监测 凝血酶原片段1+2 血浆抗凝血活酶Ⅲ D-二聚体 血栓 

分 类 号:R446.1[医药卫生—诊断学] R687[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