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社会观的统一为视角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赖婵丹[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经济与社会发展》2017年第4期16-21,共6页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基地重大项目"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伦理诉求"(15JJD710007)

摘  要:自然和社会,"自然史"和"人类史","自然的历史"和"历史的自然",始终是客观地存在于人们面前的,在实践的基础上日益成为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自然界有社会性,既有空间上的广延性,也有时间上的历史性。社会具有自然性,历史是人的真正的自然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目标是实现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因而,要进一步推动我国的生态现代化发展,走上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理论上,必须认识到人(社会)与自然的统一性,正确把握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社会观的统一。

关 键 词:生态文明 自然观 历史观 人化自然 整体性 

分 类 号:A81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