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唐光胜[1]
机构地区:[1]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出 处:《当代文坛》2017年第6期59-62,共4页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摘 要:席慕蓉的诗歌创作与其蒙古族裔身份有着密切联系,但从其诗歌创作的前后期转变和自我建构的视角来考察其蒙古书写以及族群文化记忆,则历来被学界所忽视。战争离散经验下诗人身份和语言的"异质性",引发诗人自我认同的危机,构成席慕蓉早期诗歌文本中的镜像表达以及内在风格张力;后期"返乡"的多重时空体验,促使诗人在对蒙古在地景观的审美化书写中,将想象的原乡提升到文化原乡和心灵原乡的高度,诗人分裂的自我形象也在蒙古书写的审美体认中得以重塑。在对蒙古游牧文化和族群生存境遇的关照思考下,诗人着力批判了现代性视域中蒙古少数民族的心灵隐痛,以"史诗性"诗歌创作重构蒙古族群的文化记忆,表现出诗人游移于双乡之间"和而不同"的民族文化观。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