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振[1]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出 处:《哲学动态》2017年第10期87-92,共6页Philosophical Trends
基 金:2011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子项目"分析的技术哲学研究"(11JZD007);2015年度复旦大学文科项目"分析的技术哲学研究"(WJH315500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事物构成部分的变化会引发其同一性问题,副本论证集中体现了此问题的困难之处,因此该论证也成为当代形而上学争论问题的一个平台。关于个人的副本论证是原始版本,分存论和整存论的各自解释策略将会在他们对张三-副本论证的回应中得到展示。更重要的是,要借助副本论证的分析框架来探究单个人工物的同一性问题。基于此,本文将分别重构分存论和整存论处理特修斯-副本论证的各自解释方案,并揭示其不足之处。当此问题得到详细辨明后,将表明整存论在处理特修斯-副本论证时具有更大的说服力。同时,本文还将论证,援引单个人工物的意向实体,特修斯-副本论证难题可能会有一个相对令人满意的解释,人工物的同一性问题因此也有了解决的可能性。
分 类 号:N031[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