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后殖民主义角度试析《福》中星期五的底层人主体建构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姬星 

机构地区:[1]延边大学

出  处:《北方文学(下)》2017年第10期104-105,共2页Northern Literature

摘  要:本文通过后殖民主义角度分析,认为《福》中的星期五是底层人,但又以其能动的自我表述进行主体性建构,尽管这样的建构最终被西方话语误读并解构.《福》对星期五被割舌的直白描写揭示《鲁滨逊漂流记》对星期五"理想奴隶"的美化,说明星期五一方面被西方男权、另一方面又被西方女性双重边缘化的处境,完全失去话语的星期五变成了底层人;但是底层人能够通过非语言方式的行为等进行主体建构,具有底层人意识的星期五也通过行为试图建构主体性,然而这些行为却一再被第一世界代表苏珊误读和解构.因此,通过完全失语的星期五的形象,《福》揭示了西方意识形态中存在的东方主义思想,并以此对东方展开解读、建构、边缘化,进而实现对东方的控制.

关 键 词: 鲁宾逊漂流记 后殖民主义 底层人 

分 类 号:I478[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