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艳[1] 侯冬梅[2] 张霞[1] 袁晓宇[1] 王萌 陈瑜[1] 倪松石[3]
机构地区:[1]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江苏226001 [2]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江苏226001 [3]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呼吸科,江苏226001
出 处:《交通医学》2017年第4期355-356,359,共3页Medic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s
基 金:睿E急诊医学研究专项基金(RE2016-007)
摘 要:目的:探讨应用CT肺动脉血管成像观察肺栓塞抗凝治疗后主干及分支不同类型血栓的溶解情况。方法:对急性发病的肺栓塞患者132例进行抗凝治疗1月,复查CT肺动脉血管成像(CTPA),比较位于主干及分支的4种不同类型的血栓溶解情况。结果:主干血栓、分支血栓完全溶解率分别为61.6%、66.9%,大部分溶解率分别为21.2%、18.7%,部分溶解率分别为12.3%、11.5%,未溶解率分别为4.8%、2.9%.中心型血栓、锐角附壁型血栓、钝角附壁血栓、完全闭塞型血栓完全溶解率分别为66.2%、74.4%、36.4%、52.9%,大部分溶解率分别为20.7%、18.6%、27.3%、7.4%,部分溶解率分别为11.7%、3.8%、25%、22.1%,未溶解率分别为1.4%、3.2%、11.4%、17.6%。主干与分支之间溶解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37,P=0.316),4种不同类型血栓的溶解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766,P=0.000),且中心型、锐角附壁型的溶解率明显高于钝角附壁型和完全闭塞型。结论:CTPA显示的血栓类型对抗凝治疗效果有预示意义,临床可以据此进行早期、有效的病情预评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1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