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卓新平[1] 楼宇烈[2] 李天纲[3] 吴云贵[1]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100732 [2]北京大学,北京100871 [3]复旦大学,上海200433
出 处:《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15-21,共7页Journal of The Central Institute of Socialism
摘 要:宗教中国化或本土化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命题。基督教自传入中国以来,就一直在进行"本土化"和"处境化"的努力。至今,中国的宗教特征已经内在地渗透到"洋教"之中,外来宗教的中国化已然是一个既定的事实。佛教是外来宗教中国化成功的典范,佛教在中国化、本土化的过程中呈现了文化交流的两个根本规律:一个是外来文化的自适性,一个是本土文化的包容性。中国伊斯兰教可以区分为汉语系伊斯兰教和维语系伊斯兰教,前者中国化更为彻底一些,后者中国化水平相对较低一些,在宗教文化上似乎没有完全解决好"向东看还是向西看"问题。宗教中国化并不是彻底地"化"掉,而是在适应中国本土文化、政治基础上的传承与创新。同样,中国化也不单纯是单向性的融入、归化,还涵括对外来优秀文化的引入、吸纳、重铸,使中华文化亦得以革新和扩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