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药物所致间质性肺疾病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叶俏[1] 

机构地区:[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间质性肺疾病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100020

出  处:《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7年第10期723-725,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Tuberculosis and Respiratory Diseases

摘  要:药物所致间质性肺疾病(drug-induc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DILD)是一组不同种类药物引起的弥漫性肺疾病,以肺泡、肺间质和肺小血管的炎症和纤维化为主要表现[1-2].DILD并不少见,从轻微的肺脏浸润到危及生命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呈现多样化的临床特征.已知有超过350种药物能够引起DILD,包括抗微生物药物、抗炎药、抗肿瘤药、心血管药物、违禁药等[1].近年来,随着生物制剂种类增加和应用范围扩展,不断发现不同生物制剂引起的DILD,如干扰素α或β可以引起急性间质性肺炎、弥漫性肺泡损伤(DAD)、弥漫性肺泡出血(DAH)、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机化性肺炎(OP)、原有ILD急性加重(AE-ILD)、结节病样肉芽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干扰素γ可以引起急性间质性肺炎、DAD、AE-ILD[3-4];抗肿瘤坏死因子(TNF)α药物,如英夫利昔单抗(infliximab)、那达木单抗(adalimumab)可引起间质性肺炎、狼疮样急性间质性肺炎、BO、非坏死肉芽肿性间质性肺炎[5-7];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吉非替尼(gefitinib)和埃罗替尼(erlotinib)可以导致急性间质性肺炎、DAD、DAH及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等[8-9].

关 键 词:间质性肺疾病 药物所 急性间质性肺炎 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弥漫性肺泡损伤 抗肿瘤坏死因子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 

分 类 号:R563[医药卫生—呼吸系统]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