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脂溶性化合物中毒对线粒体损伤机制及干预对策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涂江涛 黄亮[1] 

机构地区:[1]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南昌330006

出  处:《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7年第11期1235-1239,共5页Chinese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基  金:江西省卫生计生委科技计划(20161830)

摘  要:临床上常见的脂溶性化合物中毒包括:有机磷农药、对乙酰氨基酚、阿米替林、水杨酸、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分别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抑制前列环素合成、抗胆碱能作用及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重新摄取等不同机制,可致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导致不同程度的器官机体功能损害,相关机制已有大量研究。

关 键 词:脂溶性化合物 干预对策 损伤机制 中毒 线粒体 乙酰胆碱酯酶活性 对乙酰氨基酚 去甲肾上腺素 

分 类 号:R595[医药卫生—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