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林宏植
机构地区:[1]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出 处:《特区法坛》2017年第6期23-29,共7页Judicial Forum of Hainan Higher people's court
摘 要:本文选取了2014、2015年内发生的具有影响力的司法案件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司法网络舆情反映出大众思维具有明显的对立性特征,与司法的关注点发生明显偏差。尤其是当事人身份强烈的对立性,成为激起舆论兴趣的根源所在。进一步深入分析这40件影响性案件,司法网络舆情背后隐含的是舆论社会情绪的表达,具体包含对社会失范的不满、对官员(包含法官)作风的不满、对贫富差距的不满、对司法的不满四大类。然而,司法网络舆情也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审判权最基本、最主要的诉求——社会公平正义,对于民意与法院的司法裁判,在这一点的追求上殊途同归。本文还运用经济学中的帕累托最优理论,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建立以审判权为中心的舆论引导体系和重构社交时代的个案舆论引导,从而在个案中,通过不断调整司法与舆论互动关系,探寻司法要实现的法律效果和舆论所追求的社会效果之间的“帕累托最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