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出 处:《青年记者》2017年第30期37-38,共2页Youth Journalist
基 金:中国博士后特等资助项目"转型期我国网络政治话语主体的表达;传播与沟通"(编号:2017T100161);中国博士后一等资助项目"当代中国政治话语的变迁与传播研究"(编号:2016M590207);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媒体舆情应对及社会治理机制创新"(编号:TJXC16-00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沉默的螺旋”:新媒体语境下的理论检视 20世纪70年代,德国学者诺依曼基于对德国议会选举的观察,提出了舆论形成与扩散过程中“沉默的螺旋”效应。这个理论从社会控制的层面,探讨了意见环境、群体压力对个体心理及行为的影响,即个体在发表意见的时候,出于对社会孤立的恐惧,倾向于主动或被动地选择屈从于多数派的声音和观点,这种屈从最终促成了公众舆论中优势意见“一面倒”现象。“沉默的螺旋”假说提出近50多年来,对于这一假说的实证和理论检验成为业界和学界一个经久不衰的课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