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任强 皮昌军 廖从刚 龙游[1] 石磊[1] 晏铮剑[1] 柯珍勇[1] 邓忠良[1] 陈亮[1]
出 处:《重庆医学》2017年第31期4399-4402,共4页Chongqing medicine
基 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cstc2015jcyjA10087)
摘 要:目的评价经皮内镜联合非融合内固定技术治疗巨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0月共21例巨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联合微创通道聚醚醚酮(PEEK)棒动态固定术。记录术前及术后第1天,第1、3、6个月末次随访腰痛及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及末次随访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末次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所有患者随访7~22个月,平均(13.0±4.1)个月。平均手术时间(189.8±50.6)min,平均术中失血量(102.4±88.7)mL,平均住院时间(9.0±3.1)d。术后3、6个月及末次腰痛VAS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第1、3、6个月及末次腿痛VAS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腰痛较术前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腰痛VAS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ODI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末次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18例,良2例,可1例。结论经皮内镜联合非融合内固定技术治疗巨大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可行且疗效肯定。
关 键 词:巨大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非融合固定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