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山西临汾041000 [2]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西安710064
出 处:《学术交流》2017年第10期186-192,共7页Academic Exchange
摘 要:创作主体转移现象早在先秦时代就已初现端倪,后世的文人墨客也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借助这种抒情手段予以抒怀。直到唐宋词"应歌之词"的出现与发展,创作主体转移现象的运用就更加广泛而普遍。"应歌之词"中的创作主体转移现象并非偶然出现,它是一定社会心理和审美心理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此现象我们既要看清其消极、病态的一面,更应重视其在文学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积极影响。应给予创作主体转移现象以足够重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