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晚清笔记创作——以王韬的笔记创作与传播为中心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程丽红[1] 张瑾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出  处:《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9期132-139,共8页Fujian Tribune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代新闻传播史研究"(12BXW01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报刊阅读史"(16ZDA222)阶段性成果

摘  要:王韬的笔记作品,大略可以分为志怪、狭邪、游记和史志等几类。从年轻时的侧艳之文到老年后的忆旧之作、史乘之笔,明显展露其笔记观念的变化。王韬的笔记观较之前人并没有大的超越,尤其是在功能论上,远未突破消遣娱乐、教化劝惩、补史传世的传统认识。但其笔记创作,却更多是穷愁发愤的结果。王韬尤其关注到了笔记传播的商业、技术进步以及媒介等因素。在整个清代笔记发展史中,王韬的笔记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其笔记作品成为探究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中国传统士人,向现代知识分子转型过程中心路历程的一份绝佳样本。

关 键 词:王韬 笔记 传播 报刊 清末 社会变迁 

分 类 号:I207.4[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