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法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Social law Theory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关今华[1] GUAN Jinhua(School of Law,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China 350012)

机构地区:[1]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福建福州350012

出  处:《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1-3,共3页Journal of Wenzho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摘  要:1601年,英国制定了《济贫法》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具有法律意义的社会法,至今经历了四百多年.我国宏观的社会法可渊源于解放后的1951年制定的《劳动保险条例》,实际上是在微观的工伤保险条例等一系列“社会保险法”的陆续确立与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2003年4月26日吴邦国委员长在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指出,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由宪(性)法、行政法、民商法、刑法、经济法、社会法和程序法(诉讼法和非诉程序法)等七个法律部门组成,

关 键 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创新 法理 法律意义 劳动保险 社会保险 工伤保险 法律体系 

分 类 号:X92[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