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马兴林[1] 李淑兰 程桂英 李克民[1] 王振乾 徐安波[1] 王传海[1] 任军[2] 王永军[2] 王立春[2]
机构地区:[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2]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长春130033
出 处:《农业科技通讯》2017年第11期4-10,共7页
基 金:国家科技计划课题(项目编号:2013BAD07B02;2012BAD04B02;2011BAD16B1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项目编号:2017YFD0300601)
摘 要:自"十一五"以来,本研究团队在东北中部以玉米抗逆丰产为主要目标,开展了大量试验研究,在3个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1)基于多年以兼备丰产性和抗逆稳产性品种为研究对象的密度试验结果,明确提出了东北中部春玉米大面积均衡增产的最佳密度;(2)基于玉米器官建成(干物质积累)、产量与茎秆发育特性对密度响应试验,明确了生产上常常出现的增加密度不增产甚至减产现象的深层原因,分析了产量形成与茎秆质量的关系,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高产与抗(茎)倒协同的调节机制;(3)基于不同生育期玉米品种、播种期及密度三因子互作试验,研究明确了不同生育期玉米品种产量及其主要构成因素对播种期与密度的响应,为春季不同降水年型玉米高产稳产提供了可行技术途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