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传媒话语对“临时工”身份的塑造作用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婕[1] 刘峰[1] 

机构地区:[1]上海理工大学,上海200093

出  处:《新闻传播》2017年第9期70-71,共2页Journalism Communication

摘  要:近几年社会突发事件中,临时工多次进入公众视野。在这些事件中,临时工被当成相关责任部门的挡箭牌,通过媒体的多次报道后,这种"挡箭牌"意义已经附着在了临时工身上,产生了新的身份意义。传媒话语在这种身份意义的形成过程中起着直接的塑造作用,但是不能否认这一身份意义背后有着深层的社会文化原因,正确认识这些社会文化原因是正确解决"临时工"相关问题的关键。

关 键 词:临时工 身份 传媒话语 文化认同 

分 类 号:G206[文化科学—传播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