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125-130,共6页Journal of Hubei Minz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国现代诗歌节奏形式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3YJC751059);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中国现代诗歌形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413)
摘 要:《石竹花盛开》一诗中,朱英诞将古今中外的意象嵌合在一起,增加了意象的现代性内涵。意象核"石竹花"不仅是女性和母亲的象征,契合了朱英诞怀念母亲的惯常主题,同时也象征战乱中的希望和对画家毕加索的悼念。诗歌主题从显在层面上看是悼念毕加索和怀念母亲,但是当我们联系诗人此时创作的时代背景,却不难发现诗歌表现出"文革"时期个体艰难的生存处境以及诗人在这种环境下的挣扎与痛苦。作为一个敏感而脆弱的诗人,他只能选择以一种变形的现实来反映内心的波动。他采用了廊庑式的诗体结构进行时空转换,运用虚词和标点,将诗人的情绪节奏潜隐地表现出来。《石竹花盛开》从意象组合、主题设置、结构营造、节奏调配方面,体现了朱英诞诗歌创作的一般性特点。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5.34.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