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解放军第59医院放射科,云南开远661699
出 处:《人民军医》2017年第9期930-933,共4页People's Military Surgeon
摘 要:交叉韧带在维持膝关节稳定性上起着重要作用。探讨交叉韧带功能解剖和生物力学特点,有助于了解其功能、损伤机制、诊断及修复等多个方面,同时,对于交叉束的重建、术后指导康复锻炼及促进功能恢复也都具有重要意义。对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正确诊断,是患者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关节镜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是目前临床诊断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应用较多的方法,但关节镜检查具有一定创伤性;而MRI检查虽无创,但检查时间较长,价格昂贵,禁忌证相对较多,且对于合并骨质损伤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存在一定局限性。近年来,随着CT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双能量CT诊断技术的开发和逐步应用,CT检查在显示肌腱、韧带等方面已表现出独特优势;同时,CT检查速度快,禁忌证相对少,对于合并骨质损伤者,能够全面分析其骨折及韧带损伤等情况。本文就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机制、类型,以及不同影像学技术在其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8.10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