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关晓红[1]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广东广州510275
出 处:《学术研究》2017年第11期111-121,共11页Academic Research
基 金:中山大学“三大建设”专项资助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清代科举取士、铨选举官,两者虽同属选举,职司却明显分别。由于清代铨选多途并进,科举取士只是其中一途,取士与选官标准既相互联系,又有诸多差异。而且科甲出身者得缺,并不似既往人们以为的那样容易。终清一代,因满汉复职的设置以及保举与捐纳相伴而行,使得科甲出身者对官场的实际影响受限。此外,晚清因应变局,铨选标准新旧杂糅,朝野力促科举改革乃至停废,加之光宣之际实施"奖励学堂出身",导致后世诸多误解。科举与铨选两种制度的相互制约与影响,及其随社会变动而不断进行调整的事实,彰显出制度变革的复杂效应。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7.12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