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取士选官辨异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关晓红[1]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广东广州510275

出  处:《学术研究》2017年第11期111-121,共11页Academic Research

基  金:中山大学“三大建设”专项资助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清代科举取士、铨选举官,两者虽同属选举,职司却明显分别。由于清代铨选多途并进,科举取士只是其中一途,取士与选官标准既相互联系,又有诸多差异。而且科甲出身者得缺,并不似既往人们以为的那样容易。终清一代,因满汉复职的设置以及保举与捐纳相伴而行,使得科甲出身者对官场的实际影响受限。此外,晚清因应变局,铨选标准新旧杂糅,朝野力促科举改革乃至停废,加之光宣之际实施"奖励学堂出身",导致后世诸多误解。科举与铨选两种制度的相互制约与影响,及其随社会变动而不断进行调整的事实,彰显出制度变革的复杂效应。

关 键 词:铨选取士 选官 满汉复职 保举与捐纳 奖励学堂出身 

分 类 号:K249[历史地理—历史学] K25[历史地理—中国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