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维权的二元形态差异:生活的政治与对话的政治——基于癌症村和厦门PX项目的案例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沈承诚[1,2] 

机构地区:[1]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215123 [2]江苏省"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

出  处:《江苏社会科学》2017年第6期143-151,共9页Jiangsu Social Sciences

基  金:江苏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全国百位优秀县委书记个体特征;行动策略与行动绩效研究"(项目号:16ZZC001)阶段性成果;江苏"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高校优秀教学团队和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资助

摘  要:基于两个癌症村与厦门PX项目的样本数据,揭示出环境维权存在明显的二元形态差异,前者表现为生活的政治形态,后者表现对话的政治形态。生活的政治将政治权利当成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价值理性淡薄,行动边界外溢,行动策略较为极端,互动协商效果较差;对话的政治虽也基于自身利益视角,但已关注到政治权利本身的价值,局中人理性控制了行动的边界和方式,取得较好的互动协商结果。生态政治在中国已经兴起,但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和环境维权的形态差异,这要求我们要致力于找寻现行经济结构(工业主义生产模式)和社会结构(现代性下传统社会的解体)引致的环境问题(包括环境问题引发的社会问题)的多样政治处方。

关 键 词:环境维权 生活政治 对话政治 生态政治 

分 类 号:D630[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