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于铁强[1] 左玉明[1] 王月光[1] 孙博[1] 张磊[1] 廉小婧 李飞[1] 王晶[1] 赵菁[1]
出 处:《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7年第11期1212-1213,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Injury
摘 要:目的总结儿童浮肘损伤的特点,根据骨折部位进行分型并探讨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01—2014-06诊治的26例儿童浮肘损伤,根据骨折部位及儿童存在骨骺的特点将浮肘损伤分为3个类型:Ⅰ型为肱骨干骨折并尺桡骨干骨折,Ⅱ型为至少一侧为干骺端骨折,Ⅲ型为至少一侧存在骨骺损伤。根据患儿年龄、骨折类型选择治疗方法及固定方式。结果 24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未发生骨折不愈合,神经损伤均在8周内完全恢复。末次随访时根据改良Flynn标准评定疗效:优20例,良4例。1例Ⅱ型、2例Ⅲ型骨折患儿肘关节活动受限约10°,1例Ⅲ型患儿肘内翻约5°(健侧肘外翻约5°)。结论儿童浮肘损伤分型考虑了儿童上肢解剖特点,分型简单,便于记忆与临床使用,同时根据年龄、分型个性化治疗浮肘损伤效果良好。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6.68.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