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叶海涛[1,2]
机构地区:[1]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东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
出 处:《江海学刊》2017年第6期19-25,共7页Jianghai Academic Journal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绿色发展理念引领的中国生态政治学逻辑建构研究”(项目号:16BKS062)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荒野是国家公园存在的终极价值,保护荒野是国家公园设立的原初目的。与文明概念相比较,荒野是人迹未至或至少是未被人类控制的自然,是可以从中锤炼出人类文明的原材料。从被敌视到被赞美、从被征服到被保护,正是在荒野观的历史变迁中,在卡特琳、梭罗、缪尔等先驱们的努力和影响下,催生了国家公园的制度与实践。作为荒野价值体现的国家公园,就是要保护荒野的原生态和完整性,因为荒野是孵化所有生命的基质,是一个呈现着野性之美的完整稳定的生命共同体,并且具有型构国家成长与塑造国民习性的教化功能。国家公园及其荒野精神理念是国家荣誉的象征。
分 类 号:TU986.54[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