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术调脾颗粒对脾虚湿盛型IGT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进东[1] 石国斌[1] 牛云飞[1] 舒仪琼[1] 王建和 杨护勇 董莉莉 赵静 张璐 赵媛媛 李扬 方朝晖[1] 

机构地区:[1]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合肥230031 [2]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卫生所,合肥230088 [3]五里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肥230031

出  处:《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年第11期1396-1399,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基  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No.20100700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No.2009122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603574);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1708085QH2134)

摘  要:我国2008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在20岁以上的成人中,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15.5%,有1.48亿成年人处于糖尿病前期,其中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是糖尿病前期糖调节受损的一种表现。IGT属中医学“脾瘅”的范畴,运用中医药手段干预IGT符合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其优势在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整体调节、辨证论治”。

关 键 词:IGT患者 脾虚湿盛型 糖尿病前期 糖调节受损 调脾 糖耐量减低 “治未病” 调查结果 

分 类 号:R259[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