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席建彬[1]
机构地区:[1]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学评论》2017年第6期151-159,共9页Literary Review
基 金: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二十世纪中国诗性小说的叙事传统研究"成果;批准号:14BZW137
摘 要:废名小说的禅意属于连续、复杂的精神活动。农禅有着平俗、朴实的农业生存意味,文禅则与雅致、抽象的文人情趣相关,禅风的交织、转化涉及禅学精神的内在矛盾与冲突,与现代虚无主义形成共鸣,孕育出个人主义危机的自我"创造"。由于偏重文人禅的文学想象,诗化研究忽视了禅意的农业文化蕴涵,不仅难以解释质朴、自然乃至粗浅的禅学形态,也无法有效把握感伤与厌世、雅俗与虚实之间的禅风变异问题。诗化禅意突出了超越智慧与诗性美学,不足以描述禅学精神的多元与丰富,在研究意识、禅学视域、研究方法等方面都与废名文学有所脱节和错位,需要深入具体的诗学生态与文化内涵,破除文禅的诗化惯性,将禅意与普泛的文学性相区别,对禅学话语加以反思与设限。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4.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