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治疗重症原发性痛经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柯建韩[1] 徐韶怡[1] 占恭豪 雷丽红[1] 徐伊拉[1] 林江海[1] 陈文东[1] 

机构地区:[1]浙江省温州市中医院,温州325000 [2]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出  处:《浙江创伤外科》2017年第5期840-842,共3页Zhejiang Journal of Traumatic Surgery

基  金:2012年浙江省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Y20120267)

摘  要: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治疗重症原发性痛经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60例重症原发性痛经患者(VAS≥7),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骶管阻滞组:于月经来潮当天或有痛经先兆即行骶管阻滞每天1次,连续3天;联合组:除行骶管阻滞外,同时复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双侧气海、合谷、三阴交、血海、足三里穴,每天1次,连续3天。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记录治疗期间及治疗后1个月经期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下腹坠胀、四肢厥冷、腰部酸胀的发生率;治疗前后两次检测经期血清前列腺素E-2(PGF2)和皮质醇(Cor)浓度;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经期VAS评分联合组低于骶管阻滞组(P<0.05);两组患者经期下腹坠胀、四肢厥冷、腰部酸胀的发生率联合组低于骶管阻滞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的PGF2浓度均高于治疗前,联合组升高幅度较大,更接近正常值,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的Cor浓度均低于治疗前,联合组降低幅度较大,更接近正常值(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治疗重症原发性痛经疗效优于单纯骶管阻滞治疗。

关 键 词:经皮穴位电刺激 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 重症原发性痛经 

分 类 号:R614.4[医药卫生—麻醉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