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和赣北-皖南钨成矿带含钨花岗岩及其成矿作用特征对比研究  被引量:17

A comparison study of tungsten-bearing granite and related mineralization in the northern Jiangxi-southem Anhui provinces and southern Jiangxi Province in South China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苏慧敏[1] 蒋少涌[1,2]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资源学院和紧缺矿产资源勘查协同创新中心,武汉430074 [2]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7年第11期1292-1308,共17页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473042,41503019);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6YFC060020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2015M582297)资助

摘  要:赣南和赣北-皖南是华南两个最重要的钨成矿带,其中赣南发育有"崇-余-犹"矿集区、于都矿集区、"三南"矿集区等,产有西华山、漂塘、盘古山和大吉山等重要钨矿床.近年来,赣北-皖南地区钨矿找矿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新发现了一系列与晚中生代岩浆活动有关的中型、大型甚至超大型的钨-铜(钼)矿床(如大湖塘、朱溪、东源、百丈岩等),使该区成为了华南又一个重要的钨矿带.本文旨在将这一新的钨矿带与赣南钨矿带中的含钨花岗岩的时空分布、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物质起源及其含矿性差异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以利于对华南含钨花岗岩及其成矿作用机制有更深入的理解.结果表明:(1)赣南钨矿的成岩成矿时代主要集中在晚侏罗世(165~150Ma),赣北-皖南地区钨-铜(钼)矿的成岩成矿时代则分为两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150~140Ma)和早白垩世(135~120Ma);(2)赣北-皖南和赣南含钨花岗岩都属于高度演化的岩石,赣南花岗岩可能经历了更高程度的分异和更为强烈的流体-熔体相互作用;(3)赣北-皖南地区含钨花岗岩的源岩可能来自于新元古代双桥山群中一套砂质-泥质岩夹变火山岩岩系,赣南含钨花岗岩则起源于中元古代富粘土质泥岩的重熔.本文认为,赣北-皖南地区钨-铜(钼)矿和赣南钨矿不同的成矿作用特征主要是受花岗岩岩浆的源区物质控制以及演化分异程度的影响.

关 键 词:含钨花岗岩 物质来源 成矿特征 赣北-皖南 赣南 

分 类 号:P618.67[天文地球—矿床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