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出 处:《历史档案》2017年第4期18-39,共22页Historical Archives
摘 要:同治十三年(1874年)三月,日本以琉球遭风船民被台湾"生番"所杀为借口,悍然出兵台南的琅峤。日兵侵台事件的发生,让清廷对台湾的海防地位有了全新的认识,开始了台湾开发与建设的新部署。钦差办理台湾等处海防兼理各国事务大臣沈葆桢首倡设立台湾电报。其后,福建巡抚丁日昌移福建陆路未成之电报线至台湾,于光绪三年(1877年)建成自台湾府城至安平及自府城至旗后长达95里的电报线路,并在府城、安平、旗后三处设立报房。这是中国人自己修建并由中国人掌管的第一条电报线,在中国邮电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光绪十一年台湾建省之后,首任巡抚刘铭传在台湾进行一系列近代化建设,最终完成了台湾电报的铺设,并敷设了闽台海底电报线。由此,台湾与祖国大陆之间军情政令瞬息可达,在加强近代中国海防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从馆藏军机处上谕档、军机处录副奏折、军机处电报档、朱批奏折等档案中,编选有关创办台湾电报史料,供研究参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