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卫 陈旭光[2] 赵卫防[3] 杨鸽(整理) 曹靖(整理)
机构地区:[1]中国电影评论学会 [2]北京大学 [3]中国艺术研究院 [4]不详
出 处:《当代电影》2017年第12期4-14,共11页Contemporary Cinema
摘 要:2017年是“电影质量促进年”,虽然电影质量提升需要有一定的反应周期,但是从2017年已经上映的影片质量以及影片票房,可以管窥2017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放缓、逐步回归理性后,国产电影质量正在较为扎实地稳步提升。这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继本刊在20I7年第1期关注了新主流大片的界定、流变和发展策略后,新主流大片数量增多,尤其《战狼2》再创佳绩,刷新国产单片票房纪录,更是成为新主流大片的一个标杆;影片类型多样化,既有重工业电影也有轻电影,既有口碑市场双赢的商业片,也出现了更多可圈可点的艺术片、纪录片,如《二十二》(1.7亿元票房)、《冈仁波齐》(1亿元票房),实现了口碑和票房的双赢。此外,市场上既有现实题材,也不乏优秀的武侠电影(《绣春刀2》)、喜剧片(《羞羞的铁拳》,21亿元票房)等,呈现出电影生产和消费层次的丰富性。当然,某些国产电影的质量也存在不足,比如像大IP电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叙事和后期制作无法相辅相成,出现了与观众期待严重不符的后果,以及在现今产业大环境下,“演而优则导、学而优则导、有钱就想导”等现象,难以做到专业人做专业事。为此,本刊特邀相关专家学者,抛砖引玉,围绕着国产电影质量提升的表现、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等展开讨论,以期为中国电影工业产业的升级探索出一条可行性发展的路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52.14.13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