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田野[1]
机构地区:[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出 处:《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49-53,共5页Journal of Railway Police College
摘 要:隐匿身份侦查作为强制性侦查措施的一种,是刑事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隐匿身份侦查制度与刑事诉讼法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即不仅要实现其作为"工具主义"打击犯罪的功能,而且基于程序正当主义,也要实现其作为诉讼制度所追求的保障人权的内在价值目标。然而,犯罪打击与人权保障两大价值目标又存在着天然的、内在的冲突,如何实现两者之间的衡平,是摆在世界各国立法者、司法者面前的一道难题。基于此,在构建我国的隐匿身份侦查制度的过程中,应坚持对公权力进行限制、对公民权利进行保障两个维度,通过合理的制度优化,使得隐匿身份侦查既能充分发挥犯罪打击效能的最大化,又能不断推进人权保障目标向纵深发展,使二者之间保持动态平衡。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8.210.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