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温论争,各领一枝独秀;寒温融合,继承实践创新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进喜[1] 贾玫[2] 冯建春 马晓北[4] 余秋平 贾海忠 王世东[1] 刘宁[7] 黄晓强 

机构地区:[1]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分泌科,100029 [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血液肿瘤科,100029 [3]崔月犁传统医学研究中心 [4]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 [5]北京炎黄中医医院 [6]慈方中医馆 [7]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100029

出  处:《环球中医药》2017年第11期1247-1250,共4页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摘  要:自温病学说问世,即有所谓"寒温论争",而今更有主张"寒温融合"甚至"寒温统一"者。其实,伤寒学说与温病学说二者并无本质区别,伤寒学说首开外感病辨证论治法门,而温病学说继承伤寒学说理法,结合临床实际,更多在病因病机、辨病辨证、选方用药等方面,更多创新。可以说两种学说各具特色,各有优势。融合伤寒和温病的思想对当今临床具有重要意义。伤寒与温病学说不仅对外感热病有治疗意义,对多种内伤杂病的临床治疗也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我们不能囿于成见,割裂伤寒和温病学说的联系,应该融合寒温,针对具体疾病,进行分期辨证治疗,"继承、学习、实践、创新",以提高临床疗效。

关 键 词:寒温论争 寒温融合 伤寒论 温病学 

分 类 号:R249[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