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包虫病1例误诊报道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群立 李德霞 薛文[2] 刘林[2] 

机构地区:[1]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兰州730000 [2]甘肃省人民医院,甘肃兰州730000

出  处:《甘肃医药》2017年第11期987-988,共2页Gansu Medical Journal

摘  要:患者男性,45岁,汉族. 因“双下肢麻木3月余,加重伴站立不稳2周“就诊入院.体检,脊柱外观无畸形,胸背部无红肿、破溃.肩胛间区T5水平压叩痛,乳头平面以下感觉明显减退,左右对称,腹壁反射消失,双下肢肌力Ⅲ级,双侧膝反射亢迸,踝反射正常,双侧巴宾斯基症阳性,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左侧髌阵挛及踝阵挛阳性,双侧霍夫曼征阴性,不能自主站立. 辅助检查:入院时血沉13mm/h,C反应蛋白、肿瘤标志物、生化、血常规均未见异常;胸椎X线示:胸椎序列欠规整,胸3~5椎体右侧缘可见一冠状稍高密度影,相邻椎体形态欠规整,有侵蚀性改变.见图1.CT示:右侧胸廓塌陷,胸椎体略向左侧弯曲,胸4~5椎体附件区可见一软组织占位,骨质呈膨胀性破坏,病灶呈分叶状,密度均匀,大小约4.46 cm×3.81cm×3.5cm,椎间隙狭窄;胸4~5肋椎关节及椎弓骨质破坏,右侧胸壁内侧见液体密度影,右背部软组织内见管状影. 见图2. 多考虑肿瘤性病变.MRI示:胸4~5椎体水平右侧附件区可见一稍长T1长T2信号软组织占位,压脂相呈高信号,形状不规则,信号均匀,大小约3.55cm×2.12cm×2.08cm. 多考虑良性占位.PET/CT示:后纵隔右侧脊柱旁沟(胸4~5椎体平面)见一不规则囊实性肿块影,局部合并钙化灶,相应右侧椎间孔扩大,肿块与之相连向内生长入椎管内,局部脊柱骨质吸收,相应脊髓受压,未见放射性摄取异常. 多考虑神经源性肿瘤. 入院诊断:脊柱肿瘤.随行胸椎病损切除术,术后患者双下肢麻木症状减轻,双下肢肌力逐渐恢复,病理征阴性,术后1周可自主站立并借助行器行走.病检结果为包虫病,予以阿苯达唑1g ,每天1次口服,拟继续予以阿苯达唑治疗18个月.

关 键 词:脊柱包虫病 双下肢麻木 椎体形态 误诊 直腿抬高试验 软组织内 良性占位 神经源性肿瘤 

分 类 号:R532.32[医药卫生—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