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南阳理工学院,河南南阳473004
出 处:《时珍国医国药》2017年第11期2805-2807,共3页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基 金:河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152102310225)
摘 要:目的探讨现代临床应用小青龙汤的剂量规律及影响用量的相关因素,为合理有效地运用小青龙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中筛选出方名明确提到小青龙汤,且临床疗效明显,临床资料完整的文章599篇,获得本方8味药物具备,均有剂量记录的医案401例,分别录入EXCEL表格。对病案记录中的相关数据进行规范,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性别、年龄、就诊时间、就诊地区、西医病种、药物、剂量数据进行频数分析,计量资料进行均值比较分析。结果小青龙汤的现代用量为细辛5.01g,麻黄8.24g,半夏11.28g,桂枝9.34g,五味子8.22g,甘草7.41g,干姜7.81g,白芍11.46g。方中麻黄、桂枝、白芍的比例为0.9∶1∶1.2,干姜、细辛、五味子的比例为1∶0.6∶1.1。男性患者、中年患者、华东地区、秋冬季节及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使用本方的频率较高。小青龙汤在童、少年段的用量多明显小于其他年龄段,青、中、老年3个年龄段用量差别不大。东北地区麻黄、桂枝、半夏的用量较大。小青龙汤在冬季的用量略大于其他季节。小青龙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时的用量略小于其他病种。结论小青龙汤的现代用量远小于《伤寒论》,而与现行《方剂学》教材的用量相近;与《伤寒论》相比,方中白芍、五味子的比例增大,而麻黄、细辛的比例减小;季节、地域、年龄、病种对本方的用量有一定影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