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斌[1] 陈静[1] 李晓东[1] 郎晓燕[1] 郎颖涛[1] 李艳捧[1]
机构地区:[1]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影像中心,河北张家口075000
出 处:《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年第23期5825-5827,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摘 要:目的评估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EPVS)与脑微血管病变及其他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医学影像信息系统(华海PACS)系统搜集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间主因头晕入住神经内科并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EPVS的患者100例。记录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包括年龄、性别、EPVS的发生部位及分级、脑白质高信号(WMH)程度分级、脑萎缩程度分级及有无腔隙性脑梗死、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法确定EPVS与其他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的相关性。结果 EPVS常见于老年人,男性稍多于女性。半卵圆中心和基底节区为EPVS最常见好发区,且以轻度为主。与轻度EPVS组相比,重度EPVS组发生重度WMH的比例更高。多因素分析显示,WMH为半卵圆中心和基底节区EPVS的独立预测因子,而年龄、高血压仅为基底节区EPVS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EPVS可提示造成小血管壁通透性改变的诸多潜在病理变化,应作为一个重要的脑微血管病变的标志物。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